瑞特學糖
LASTEST NEWS
2024糖尿病診斷最新標準!糖耐1小時血糖值8.6和11.6要劃重點
2024年3月28日,國際糖尿病聯合會(IDF)在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期刊重磅發(fā)布了《IDF 關于用糖耐1小時血糖診斷IH(糖尿病前期)和T2D(2型糖尿病)的立場聲明》,正式對于糖尿病診斷提出最新標準。【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(OGTT)后1小時血糖數值】1-h PG最新標準:
1-h PG≥8.6 mmol/L:用于IH(糖尿病前期)診斷標準,對其生活方式進行干預,做好糖尿病預防措施
1-h PG≥11.6 mmol/L:用于T2D(2型糖尿病)的診斷標準,再次復查后轉診給予進一步的評估和治療方案。
截圖來源: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
為什么“1-h PG”可以作為預測糖尿病及并發(fā)癥的有力證據?
國際糖尿病聯合會(IDF)估計,2021年,全球約有5.37億人(10.5%)患有糖尿病,到2045年將增加至7.83億人(12.2%)。此外,在2021年約有5.41億人(10.6%)伴有糖耐量受損,并被認為是發(fā)展成2型糖尿病的風險將會逐步增加,預計到2045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到7.3億人(11.4%)。鑒于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不斷攀升的趨勢,我們亟需一種更敏感實用的篩查方法對IH和T2D人群做好提前的準確預測,以便糖尿病或并發(fā)癥的早期進行有效干預。
而現有的診斷標準,如空腹血糖(FPG)、糖化血紅蛋白(HbA1c)和OGTT 2小時血糖(2-h PG)可能無法及時識別出處于糖尿病發(fā)展早期階段且發(fā)展為T2D或本身患有糖尿病人群出現并發(fā)癥的風險,例如,僅使用FPG或HbA1c可能無法充分反映個體餐后血糖控制的真實情況。此外,由于對FPG或2-h PG的血糖水平的依賴,可能導致對IH和T2D的診斷延遲,從而錯失了早期干預的機會。
IDF發(fā)布的立場聲明中列舉了過去40年間,IDF通過大量流行病學數據在不同種族、性別和年齡的人群中研究發(fā)現,1-h PG的敏感性明顯更高,特異性略低;不少數據表明相比FPG、HbA1c和2-h PG在預測糖尿病和相關并發(fā)癥(包括死亡)方面1-h PG具有更高的價值。
IGT糖耐量受損(2-h PG在7.8~11.1mmol/L之間)患者中,如其1-h PG<8.6mmol/L極少數患者會進展為T2DM;然而所有進展為T2D的IGT患者,其1-h PG都會高于8.6mmol/L。
以1-h PG切點為11.6 mmol/L(209mg/dL)用于診斷T2D,比標準的2-h PG11.1mmol/L (200mg/dL)作為閾值,可以提前1年(平均1.6年)篩查出糖尿病人群,這可能有助于患者更早開始接受干預治療,控制血糖波動或有可能逆轉糖尿病。
與1-h PG<8.6mmol/L的個體相比,1-h PG≥8.6mmol/L的個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顯著增加;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也呈現增加趨勢。
不難看出,1-h PG≥8.6mmol/L在T2D及其并發(fā)癥發(fā)生的預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;并且1-h PG≥8.6mmol/L還與預測心血管疾病、心血管危險因素(代謝綜合征、高尿酸血癥等)、靶器官損傷(左心室肥厚、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、代謝紊亂相關的脂肪性肝病等)發(fā)生風險率具有高度參考價值。
如果 2-h PG數值正常時,還需要評估1-h PG水平嗎?
需要!我們人體正常葡萄糖穩(wěn)態(tài)到T2D的自然病程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。
第一階段:β細胞功能代償期。在這個階段,由于胰島素抵抗增加,β細胞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來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。
第二階段:β細胞功能維持但質量減少期。此階段β細胞仍能保持一定的功能,但β細胞數量開始減少,導致胰島素分泌能力逐漸下降。
第三階段:β細胞功能不可逆損害期。這是病程的最后階段,β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響應能力不可逆地受損,胰島素分泌無法維持血糖穩(wěn)態(tài),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的發(fā)展。
整個過程可能持續(xù)十余年,在此期間FPG和2-h PG水平可能仍然保持在正常范圍內。研究發(fā)現,高1-h PG的血糖患者β細胞的葡萄糖敏感性已出現受損,或已經存在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抵抗的健康問題,但由于尚存足夠的β細胞和胰島素分泌第二時相(延遲分泌相),故仍然維持了NGT(糖耐量正常)狀態(tài)。隨后當胰島素分泌第二時相喪失,導致IGT逐漸形成T2D。
因此當我們OGTT 2-h PG糖耐量正常時,還是需要評估OGTT 1-h PG是否<8.6mmol/L,這樣才能夠更早地識別并規(guī)避糖尿病風險。但并不建議OGTT 1-h PG與2-h PG一同進行血糖評估,以免增加檢查的成本和復雜性。
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可以建立預防大于治療的健康意識,居家常備瑞特血糖儀精準監(jiān)測日常血糖水平,避免糖尿病前期的發(fā)生;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,可依據個人健康狀況調整監(jiān)測的時段和頻率,避免引發(fā)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展。
在血糖監(jiān)測過程中,如出現輕度高低血糖的癥狀,通過干預飲食、運動、作息等方式及時穩(wěn)控血糖波動,改善健康狀況;如血糖數值已嚴重過低或超標,請及時前往醫(yī)院就診治療。
不難看出,IDF的最新立場聲明一文,非常有力的重新定義了目前IH和T2D篩查診斷的意義。相比于常規(guī)的高血糖或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,采用OGTT 1-h PG進行篩查將有助于更早識別2型糖尿病高風險人群,有效減少高血糖診斷的錯誤分類,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糖尿病早期發(fā)現和預防的機會。
同時對于合并超重/肥胖、年齡≥35歲、有妊娠糖尿病史、多囊卵巢綜合征病史、高血壓等情況的高危人群,建議每年進行T2D的篩查。也建議臨床重視并使用 OGTT 1-h PG作為篩查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重要參考指數和標準,早期的醫(yī)學干預可以讓更多患者獲益,擁抱血糖健康。
文章信息來源:《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position statement recommending use of 1-hour plasma glucose test to diagnose intermediate hyperglycaemia and type 2 diabetes》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期刊